时间:2022-08-30 22:39:01 | 浏览:633
《易经》被称为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之所以如此,一是因为《易经》诞生得早,上古还没有文字时,伏羲“一画开天”,创立了无字天书《易经》。二是《易经》博大精深,无所不包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。三是古代所有的思想,都是解读《易经》衍生的“旁门左道”。
孔子之前,《易经》的确是一部天书,人们敬而远之。而孔子韦编三绝,不断研读,终有所悟,于是作《易传》,共十篇,因此又被后世称为《十翼》,意思是孔子为《易经》插上了十只翅膀。
孔子解读后,《易经》更加完美,于是有了“易更三圣,世历三古”之说。那么,孔子是如何解读《易经》的,他有用了哪些思维呢?我们看一下孔子解读《易经》时,用的“三种思维”和“六个维度”。
孔子解读《易经》的三种思维
1.系统思维。系统思维是《易经》创立者的原生态思维。因为从《易经》的形成来看,主要有两种方式。一种是通过无极——太极——两仪——四象——八卦,这样不同的系统衍生出来的。另一个是通过比类取象,通过“天、地、风、雷、水、火、山、泽”这八种基本自然现象,建立的一个符号系统。
孔子在解读《易经》时,进一步提炼这种思维。把易经从“彖”“象”“序”“爻”等,从外到内,从远到近,从上到下,从大到小,予以解读。分别作了《象传》《彖传》《序卦传》等,然后又把这些串在一起,加以论述,写成《系辞》。
这种以类分论,然后总论的解读方式,正是系统思维。同时,孔子在解读《易经》时,还把“天、地、人”作为一个大系统,通过“时”“位”“序”来讨论三者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。
2.伦理思维。一般而言只有社会中才有伦理,孔子解读《易经》,基于文王八卦,文王把《易经》用来治世、立国,孔子则从人文和社会角度解读《易经》。后人因此把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,实际上是孔子深入研读《易经》后,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伦理的学说。他的学生和继承者进而把这些学说推广完善。
其实,孔子在《彖传》中,已经在用伦理思维研究《易经》了。比如孔子认为“名正则言顺”,卦名是卦辞的本,而每一卦的“爻辞”都是围绕“卦名”和该爻所处的“位”和“序”来撰写。这正是“三纲五常”社会伦理产生的依据。
3.辩证思维。易经的核心就是阴阳辩证法的观点。孔子在《杂卦传》中,就已经发现《易经》蕴含的辩证思维。他在撰写《杂卦传》时,从每一卦的运用,以及卦与卦的对立关系,解读《易经》所有卦的变化。如“否极泰来”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 等,实际上都是辩证思维的总结和运用。
六个维度
1.象。类比取象实际上是从三维来观察的,如仰视、俯视和广角。在孔子看来,古人面对天空、大地和山川河流等种种自然现象,通过观察,才形成卦象。于是,孔子对每一卦的卦象解读、玩味。然后予以正“名”。
2.名。卦名是孔子解读《易经》的另一个维度。孔子极其看重每一卦的卦名。他把卦名作为深入解读每一卦的基础。这一点在每一卦的“彖辞”中都有具体论述。
3.序。孔子从“卦序”和“爻序”的排名,不仅对每一卦卦名关系解读排序,还对每卦的爻予以命名,比如“初九”“上六”“九五”等通过命名,我们也可以看出某些端倪,命名不同,爻序不同,词序不同,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同。《易经》中蕴含的深奥道理,或许就是这样在不同的“序列”中,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。
4.爻。“爻”的变化实际上除了位序,还有“阴阳”。爻作为一个基本维度,实际上包括六个位序和两种性质。爻的这种变化,像极了人类社会的人,性别、社会地位。
5.位。如果说“序”是平的,代表大小;“位”则代表空间位置。孔子看来,《易经》的“位”很重要。比如他在系辞中说“卑高以陈、贵贱位矣”。位决定着“爻”的贵贱。当然孔子说的“贵贱”,是指“爻位”,就像今天我们说的“不要把平台当本事”。秦宰相李斯深深明白其中道理,他创立“老鼠哲学”:“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耳”,意思是说,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,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。
6.时。孔子在《十翼》中,虽然没有说明时间维度,但“时”与“位”和“序”同步,随着每一卦和每一爻的变化,卦辞和爻辞中,都蕴含“时”的变化。比如在乾卦中。“初九,潜龙勿用”。初九既是位,又是时。可见,在孔子看来,已经是把时空看作一体的。
孔子已经离开我们2500多年,他解读《易经》的这些智慧,被后人不断引深、运用,经历朝历代,久盛不衰。甚至孔子被后世称为“圣人”,他创立的学派“儒学”也被尊奉为“圣学”“国学”。只可惜,对于孔子的这些智慧,“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”,有些被后来的人们添枝加叶,甚至严重篡改,把孔子的“经语”念歪了。
本文作者李鑫淼,源自公众号“思想者札记”(ID:SXZzhaji)
易变无穷,其用无方。《易经》规律,无形无状,感而遂通,因人而用,没有固定。本文分享3种常见用法,一个人有易变思维,定是人中龙凤。1、凡事可变通。《易经》变化,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。有一条变化规则: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这个世界上,没有穷途末
《易经》被称为“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之所以如此,一是因为《易经》诞生得早,上古还没有文字时,伏羲“一画开天”,创立了无字天书《易经》。二是《易经》博大精深,无所不包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。三是古代所有的思想,都是解读《易经》衍生的“旁门左道
简单说易经就是描述自然界、社会总体事物,发展运行转变的规律。核心思想是:元(事物起始阶段,类似于春天,称为木)亨(事物成长阶段,类似于夏天,称为火)利(事物结束阶段,类似于秋天,称为金)貞(事物的潜藏阶段,类似于冬天,称为水)掌握易经知识,
|全文共2300字,深度阅读需5分钟,受益终生|《易经》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,被誉为“群经之始,大道之源”。《易经》推天道以明人事,讲究阴阳互应,刚柔相济,提倡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,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。曾仕强教授集毕生精力潜心研易,
一、江户时代关于《易经》的注释书《易经》在儒家的经典中,因其有着能支持儒家形而上学的内容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义。理所当然的,江戶时代的儒者们亦熟读《易经》。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整个江戶时代的《易经》注释书,却并不多见。当然,江戶时代的朱子学者们
古筝-高山流水.mp35:28来自古韵国学1、易经:易经共有三种:夏代的《连山》、商代的《归藏》,周代的《周易》。其中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已失传,只有《周易》传世。故今天所说《易经》即指《周易》。2、易:本义为日月为易,阴阳交替。易在易经中有
易经与周易《易经》是中国极其古老的经典,相传始于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一代君主天皇氏。包括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、《周易》三部分。其中《连山易》和《归藏易》已经失传。所以,《周易》与《易经》间属于从属关系,但由于另外两部已经失传,故现在通常所说
太极宇宙原始而混沌的状态太极,是原始,也是无穷,是宇宙原始而混沌的状态。大家知道,原始的数是一,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惟初太极,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”可见太极既为初为一,可化成万物,又可至于无穷。太极原是天地、乾坤、刚柔、阴阳、理
《易经》在先秦时原本称之为《易》。例如《庄子·天运篇》有:“孔子治名《诗》、《书以、《易》、《礼)《乐》《春秋》六经。”《荀子·大略篇》有:“《易》之咸,见夫妇。夫妇之道,不可不正也,君臣父子之本也。”又有:“《易》日:复自道,何其咎。”
太极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八卦卦象记忆 八卦简要 五行生克 五行配人体 五行配中国地域 地支配生肖 地支关系 地支时间表 干支人体对应 干支关系总表 五行旺弱分析 长生十二诀 六十四卦简表 六十四天地方圆图太极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
要知道,活得久是第一位,赚钱是第二位,活得久久的,赚钱自然也就多,而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,股市里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巴菲特。即使是巴菲特,他也在不停调整他的投资,只是他表现的更有耐心。
(本文由公众号越声研究(yslc927yj)整理,仅供参考,不构成操作建议。任何人,只要你交易的次数上升,无意义的甚至是自杀性的劣质交易,会很快占据相当高的比例;经典形态分析(一)一阳盖双阴在个股阶段性底部,往往有这种现象:连续5天、或6天、或7天中小阳线,每天收盘价创新高,量能温和放大。
(本文由公众号越声研究(yslc927yj)整理,仅供参考,不构成操作建议。所以我建议想学炒股的投资者无需学习太多的交易理论,选择其中一个、提取其精华,慢慢打磨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即可。2、大阳线的量比达到15倍以上,量能均线向上发生金叉;
因为当DIF和DEA都处于零轴下时,市场处于空头,而此时DIF上穿DEA形成金叉,往往只是空头市场中短暂的反弹,所以其稳定度和可靠性都较低,反弹的力度往往也不大。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,一旦MACD死叉后出现中大阴线,就要止损出局!
而对于拥有长期思维的价值投资者来说,时间和复利都是好帮手,出色的长期回报并不要求每笔投资都有很高的收益,而是要求胜率高,尽量不亏钱或少亏钱。短期的业绩排名是“赛马心态”的一种反映,很明显,这种对于原本是长期投资的资产,进行短期排名追踪的做法,可能对投资者来说本身就是在引导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,即把短期结果至于眼前。